网站导航   4000-006-150  
小站教育
托福独立口语满分指导攻略
学生选择在小站备考:30天 523935名,今日申请1518人    备考咨询 >>

【初入托福备考须知】该怎样准备你的托福听力考试

2015年08月29日10:04 来源:小站整理
参与(0) 阅读(2260)
摘要:对于很多学生来说,托福考试中托福听力的提升还是需要一定的提升时间的。相信对大多数想要参加托福考试的同学来说,托福听力是一个老大难问题。那么,现在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初入托福该怎样准备你的托福听力考试。

初入托福听力的备考阶段,很多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备考效率,所以,也大都会问出一些不尽相同的问题。那么,在托福听力的备考中,究竟有哪些常识问题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和了解呢?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整理托福听力初学者之备考常见问题。

【初入托福备考须知】该怎样准备你的托福听力考试图1

为何学术类段子总不好?

其实这一问题,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词汇的掌握中,由于托福听力的选材并不是那么深,但是题材却是非常的广泛。所以,遇到了一些不熟悉的学术类段子,不能掌握好也是很有可能的。要真正要突破学术段子,还是要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他们,这也是解决对学术题材不熟悉的必由之路。训练方法的话,前文提到的四种听力训练方法皆可,对于基础不佳的朋友来说,反复听和地毯式听写更有帮助。训练材料的使用上,可以参考下面的“横听和泛听的问题”。

泛听练习真的有用么?

泛听,自然是相对精听而言,但是具体选材上有微妙的不同。网上流传很多的泛听,往往是指找一些非托福材料,在复习之余来听,一般不要求完全听懂,能从中听懂大多数信息并能“学到”一些原来不知道的听力内容(单词,表达等)即可。比较有代表性的材料,多为VOA,CNN NEWS,老友记,Discovery等等。但是对于众多“非牛”来说,这些材料其实大都偏难,且和托福听力的题材也有不少差异,所以用这些非托福材料,特别是偏难的材料来进行所谓“泛听”,听力提高效果不明显。建议各位“非牛”们,还是用好手中的托福材料,把经过精听,听写,跟读过的,已经比较熟悉的材料拿来“泛听”。如果听力基础已经不错,那么可以听/看一些Discovery和《国家地理》的节目,他们比新闻和美剧在内容上更接近TOELF。

【初入托福备考须知】该怎样准备你的托福听力考试图2

笔记在听力中有多大的作用?

在听力的备考过程中,一般的学生都是会苦练笔记,但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,笔记只能是帮助听力的方法。记录笔记常常会遇到两个矛盾,一个是记录笔记的话,听材料就来不及,这是听力基础不牢的“非牛”几乎都要遇到的,另一个是记录了很多信息,却对答题没什么帮助,这个是很多已经有一定听力实力的“非牛”常常遇到的。

对于第一个问题,主要还是实力的问题。因为听力实力不佳者,要用大脑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来分析听力信息,如果分神来记录笔记,自然会对分析正在播放的听力信息造成很大影响,很可能笔记记录和听力内容吸收都难以进行下去。要解决的这个问题,建议先努力提高托福听力实力,对听力信息能够较快听懂后,再进行边听边记笔记的练习。较好的打基础材料是上面推荐的各个入门材料。

对于第二个问题,主要还是对听力的考点没有感觉,或者对听力的全局、内容把握不强,虽然可以都听懂,甚至记录大量信息,但是往往都记录了无关考点的众多细节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从两方面入手。一是同样暂时只听不记,仔细听完整段材料,了解其主要信息,训练对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。托福听力一般不太会大量考非常细节的信息,而是会考很多在材料中比较重要的内容,这就需要考生培养对内容的整体把握,而不是对细节过于斤斤计较。二是自己总结听力材料的考点。重点训练OG,具体可以把那些涉及考点的部分在原文里划出来,同时还可以结合“听力新思维”一书关于托福听力易考点的介绍(特别是“十大黄金原则”)培养对材料中易考点的感觉。

特别申明:本文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@zhan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看完仍有疑问?想要更详细的答案?
备考问题一键咨询提分方案
获取专业解答

相关文章

【托福听力真题词汇】22个高频历史类词汇整理 【托福听力真题词汇】25个高频艺术类词汇整理 【托福备考必备资料】8部电影让你轻松过托福 托福听力词汇如何高效记忆?五大重点需注意 【托福听力真题词汇】100个高频信号词汇总 托福听力备考过程中需要牢记的4大注意事项 【快速提分】提升托福听力的反应速度的3项技巧 【托福听力提分】听力备考3步走练习法详解
小站教育托福官方群

群号:857201332

「扫二维码 加入群聊」
加入
托福关键词
版权申明| 隐私保护| 意见反馈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网站地图| 最新资讯
© 2011-2025 ZH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3042692号-23 举报电话:4000-006-150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658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80682